第241章 设备运来了_年代:从陕北窑洞开始
笔趣阁 > 年代:从陕北窑洞开始 > 第241章 设备运来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1章 设备运来了

  第241章设备运来了

  “向阳,回去吧。”

  “向阳兄弟,送君千里终须别,什么时候有空了,记得到香江找我,可惜我那大师宴,你肯定赶不上了。”

  “师父,你放心,等我过完生日,肯定会回来的。”

  机场,孙向阳正在送别徐丘一行人。

  从孙向阳帮黄锦铃称量命格到现在,又过去了四天,这四天的时间,徐丘等人逛遍了周围几个生产队,帮着那边规划了一下风水布局,可惜的是,像双水湾这样的风水格局,终究没能再见到。

  不过想想也正常,那等风水格局要是真的这么好找,才奇怪呢。

  要不是双水湾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够用,沙宏成都想直接放两个生产小队在那边。

  “那就好,研究所的账号我留了五十万,这些钱都可以用来购买材料,需要什么,尽管说。”

  等其余人都走后,孙向阳带着陈书婷开始逛了起来。

  其余人,也都分好了小组,分好了地,开始包工之路。

  听到程岩的话,孙向阳点点头。

  “那好,我让人去俞林。”

  “向阳,你们小两口难得来一次俞林,就好好逛逛吧,我正好还有点别的事情,就不跟你们一起回去了。”

  尽管从双水湾到县城的那条路经常修,但架不住是土路,拉煤的拖拉机一天跑好几趟,碾压出深深的车痕,而相比拉煤的拖拉机,那些拉设备的卡车明显要更重。

  如果不好好修一修,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。

  正是因为关系重大,所以孙向阳才要更加谨慎。

  此时,这些碳纤维设备,远远称不上高端化,甚至有些笨重,原始,尤其是在程岩的眼中,根本就不算什么。

  等他们回去后,就会想办法把吉普车送来。

  程岩迫不及待的说道。

  但依着孙向阳的想法,等明年,那边的地恐怕就得全部放弃了,因为到时候双水湾的人只会更加不够用,已经顾不了那么多。

 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,当天就把所有设备都搬到研究所里。

  研究所这边按部就班的开始安装,去购买原料,煤矿那边,经过不断的磨合优化,产量也在稳步的提升,砖窑那边,每天的任务都排的满满的,几乎产多少砖,就被拉走多少,根本就不够用。

  放眼望去,那长长的车队,足够二三十辆卡车,对双水湾来说,这是前所未有的轰动,只是看着就让人心潮澎湃。

  以前只能靠是先把水挑上来,然后灌到水车里,再把水车拉到地里浇水。

  研究所里,孙向阳看着满脸通红的程岩问道。

  更何况,还有一个天天急不可耐的想要回香江的黄德志。

  水渠那边也在不断的修建,并且在又开始修建一座水塔,然后买了两台抽水泵,晚上的时候,可以把水抽到水塔中,等需要用的时候,直接将水塔的水沿着水渠流入地里,这样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水浇地了。

  反倒是沙坪坝那边的石矿资源,有点可惜了。

  而这次称量命格,徐丘等人亦是旁观。

  现如今,他能做到的基本都做到了,研究所接下来能否出成绩,其实他并不在乎,甚至在他看来,前两年就是扔钱打水漂,给程岩等人练手。

  主要是以前没粮食,饿怕了。

 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,却是不可能永远留在双水湾,尤其是眼下的情况,越来越多的知青想方设法的回城。

  昨天,孙向阳再次帮助黄锦铃称量命格,得到的数字跟之前一样,黄锦铃的命劫果然推迟到了十九岁。

  但实际上,如今买粮食虽然仍旧要粮票,但比起以前,其实已经宽松多了,像双水湾这种情况,只要有钱,完全可以买到粮食。

  这样以后出行,不管去县里,还是俞林,都能方便许多,不用来来回回的折腾。

  “我们也去。”

  一开始,孙向阳有心拒绝,但后来想想,如果双水湾有辆吉普车以后也能方便不少,而且这辆吉普车是挂在研究所的名下,不算出格。

  “也行,我让大队长跟孙兴武队长跟你们一块去。”

  这些,老支书跟沙宏成可是掐着指头算过的。

  至于学校的老师,则从知青里挑了两个,暂时负责代课。

  果不其然的是,当这种包工开始后,那些种地的社员,俨然把地当成自家的,每天早出晚归,恨不能所有时间都待在地里忙活。

  就算不去供销社买,也完全可以从别的生产队买。

  除此之外,手里有粮,心中不慌这个观念仍旧深入人心,哪怕种地赚的少一点,可只要换成粮食,仍旧有人心甘情愿的种地。

  毕竟自从沙坪坝的人搬迁过来后,原本的学校就已经装不过来,哪怕又多了两孔窑洞,也是如此。

  前不久孙向阳还听说,别的生产队有知青不管不顾,偷偷跑了。

  程岩激动的说道。

 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将设备卸下来,然后弄到研究所里,再安装起来。

  毕竟跑了容易,可没有生产大队开的证明,回去后也不好过,一封举报信,后半辈子就完了。

  苏慧晚打趣着说完,便先一步离开。

  孙向阳对着黄锦铃说完,又冲着徐丘跟简存修几人说了道别的话。

  但正如孙向阳之前跟老支书说的,整個双水湾的凝聚力,肉眼可见的比以前强了许多,就连两边的关系,也一下子融洽起来,双水湾的人,真正开始接受了沙坪坝那边的存在,而沙坪坝,也真正的把这里当成了自己以后的家。

  听到设备终于运来,孙向阳也莫名的松了口气。

  程岩赶忙说道。

 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。

  “到双水湾了?”

  至于双水湾交公粮的任务,也可以用钱抵。

  虽然有心想在双水湾多留一段时间,可惜香江还有不少事情等着他们,这次能够抽出这么长时间来双水湾,已经是难能可贵了。

  以前之所以缺水,是缺容易浇灌的水,在双水湾几里地外有个水库,如今砖窑就建在这边,但有水库不代表不缺水,因为想要从水库拉水浇地,需要走很远的路。

  所以不管干活还是别的,都格外卖力。

  “那安装呢?要不要再请人?”

  所以,在孙向阳的心里,研究所谋的不是当下,也不是一时,而是谋未来,谋一世。

  “还没有,到俞林了,那边给公社打了电话,刚刚公社来人通知,让咱们派人去俞林领路,把设备拉回来。”

  虽然学校还没全部建好,但第一批教室却是已经完工,足够将所有一二年级的孩子安排进去。

  原本预计的是一个多月,结果现在足足两个月才到,就算孙向阳也禁不住有些担心,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。

  如此一来,双水湾会剩下更多的粮食,哪怕种粮食的耕地仍旧少了些,也足以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。

  研究所的人,个个都跟疯了一样,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,甚至有人直接抱着那些设备,又哭又笑。

  买完东西,孙向阳跟陈书婷坐车先返回公社,然后又找了一辆驴车回到双水湾。

  况且,再过不久学校就可以使用了。

  两人先是去邮电局给苏老爷子那边挂了个长途电话,然后又去商场买了些东西,尤其是衣服,毕竟天气马上就要变热了。

  而且这两年,研究所还会继续招揽一些人,到时候他掌握相关知识后,利用系统升级,弄出真正的生产工艺,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拿出来。

  用陈书婷的话说,这些学习用品是用来奖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。

  那个时候,才是研究所腾飞之时。

  回到双水湾后,日子一下子平淡起来。

  不能通过高考的,就通过家里的关系。

  毕竟孙向阳之前跟他们承诺过,只要好好种地,赚的绝对不会比煤矿那边少。

  但现在,有了水塔水渠,有了抽水泵,再想浇地就容易了,这也意味着,今后地里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,也让所有种地的人,看到了希望,更不再羡慕在煤矿工作的那些人。

  不在家里堆满几个粮仓,攒够几年的粮食,心里仍旧会空落落的。

  不过先前那几位风水师曾承诺过,要帮双水湾买一辆车,原本是想弄辆小轿车的,不过双水湾的路况根本不适合轿车,最终决定换成吉普车。

  “能用,都能用,这下子所有设备基本都全了,人虽然少点,不过一样一样的来,肯定没问题。”

  而且沙坪坝那边原本也有一些耕地,哪怕距离双水湾有些远,往来不怎么方便,沙宏成也没打算放弃,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,至少现在先想办法种着,就算收成少点也无所谓。

  即便如此,徐丘等人仍旧收获满满,尤其是这次双水湾之行,对他们来说更是至关重要。

  对于沙老爷子来说,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他的日常,而且他也从不靠雕刻石头来赚钱,几乎大部分石雕,最终都被孙向阳给搬走。

  程岩肯定的说道。

  至于超高温炭化炉,氧化炉,编织机,这些设备,原理都是一样的。

  而孙向阳则去找到刚刚成立的建筑队,让他们抓紧去修路。

  反倒是双水湾没有这种情况,毕竟双水湾如今已经不缺吃的,对待那些知青也算不错,谁也不会置未来前程于不顾。

  直到黄锦铃一步三回头,消失在机场,孙向阳才叹了口气,跟陈书婷,苏慧晚,等人离开。

  一天下来,根本就浇不了多少地。

  “不用,这些设备虽然有一些型号我没见过,但都有图纸跟说明书,原理也是一样的,当初在之前的研究所,那些设备不知道被拆了多少次,我闭着眼睛都能安装上。”

  这么做看似有些浪费,但却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当时徐丘跟简存修脸上的怪异,震撼,至今历历在目。

  有这两三年的缓冲,不仅仅双水湾有了足够的底气,孙向阳在香江股市上的那些钱,也会翻好几番,再借着改开的东风,慢慢的做大。

  半个小时后,大队长孙恩国便跟孙兴武,还有程岩以及陈书垣,坐着送煤的拖拉机直奔县城,然后到了县城再坐车去俞林。

  可惜现在的双水湾还是太穷了,压根就掏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修水泥路,只能先将就着,等以后再说。

  没有交通工具,的确是有些不方便。

 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,没有个两三年的沉淀,直接就拿出生产工艺来,谁也不会相信。

  孙向阳点点头说道。

  “好,我等你。”

  不过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,光靠人力,那些石矿也难有大作为,如今在双水湾,也就只有沙老爷子没有放弃石雕,每天都闲不住,待在院子里雕刻一些石头。

  双水湾虽然没有吊车,但却有的是力气,为了将那些沉重的设备卸下来,足足招呼了上百号青壮劳力,然后在程岩等人的吆喝声中,成功将其征服。

  “程工,这些设备可以用吗?”

  直到第二天下午,拉着设备的卡车才缓缓驶入双水湾。

  对于别人来说,或许只是两三个月的等待,可对于他们来说,却如同两三年那般漫长,直至看到这些设备,他们的心才终于落地,不再像之前那般飘着。

  不管他们信不信,孙向阳在他们心中更多了几分神秘色彩。

  他现在一分一秒都不想等,这些天他吃不好,睡不好,脑子里全都是那些设备,好在终于等来了。

  “向阳队长,来了,设备运来了。”

  而且,相比那边的投入产出,完全就不成比例,在孙向阳看来,纯粹就是浪费人力。

  这天上午,程岩跟陈书垣满脸狂喜的找到孙向阳。

  其实如今的碳纤维研究所难的不是安装操作这些设备,而是对温度的掌控,对工艺的优化,对材料的选用,这些才是根本。

  也就是他天天眼巴巴的看着村口,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,然后便拉着陈书垣过来找孙向阳。

  原本,孙向阳打算领着陈书婷去公园逛逛,没想到却被对方拉着来到书店,购买了一批书籍跟学习用品。

  建筑队还是忙着先盖学校。

  尽管沙老爷子没少吹胡子瞪眼,但孙向阳却能感受到,对方心里其实是高兴的。

  就这样,时间在双水湾缓缓的流淌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